针对强干扰场景(如变电站母线侧设备),变频复测通过45/55Hz 双频交替消除工频干扰,以下为标准化流程(以主流机型华仪 JYC、HD6000A 为例):
一、复测前准备(抗干扰预处理)
接线优化
专用四芯屏蔽线:高压电缆(HV)与低压线(CX)分开铺设,避免平行走线(间距>20cm);
末屏接地:套管 / 互感器末屏用编织铜线可靠接地(阻值<0.1Ω),反接线时 CX 端子悬空。
模式确认
菜单选择「变频」→ 子选项选「45/55Hz 双频」(默认 5Hz 偏移,抗 50Hz 干扰);
电压设置:按规程(如套管 10kV,电缆 2.5kV),复测降 20% 电压预试(验证线性)。
环境检查
关闭周边晶闸管设备(如电焊机),手机调至飞行模式;
试品表面干燥:用红外测温仪确认无露水(湿度>75% 时加热带烘烤 30 分钟)。
二、变频复测核心步骤(分正 / 反接线)
▶ 正接线(试品不接地,如悬空套管)
介质损耗测量仪接线:
HV 端:红夹接试品导电杆,黑夹悬空(或接屏蔽罩);
CX 端:红夹接末屏,黑夹接地(专用接地桩,砸入地下>0.5m)。
菜单操作
按「功能」键→光标移至「测试模式」→选「变频(45/55Hz)」;
按「确定」键 3 秒,仪器语音提示「开始升压」,观察电压平稳上升(斜率<2kV/s)。
数据采集
45Hz 测试:1 分钟后自动保存数据(tgδ₁、C₁);
55Hz 复测:仪器自动切换频率,无需拆线,2 分钟后显示 tgδ₂、C₂;
判据:|tgδ₁ - tgδ₂|<0.1%(干扰合格),电容偏差<3%(否则导线电容影响)。
▶ 反接线(试品全接地,如变压器绕组)
接线
HV 端:红夹接绕组高压端,黑夹接屏蔽罩(或悬空);
外壳接地:Cx 端子空置,试品外壳直接连大地(与仪器共地)。
菜单操作
进入「反接变频」模式,勾选「双频平均」功能;
升压至额定电压(如 10kV),仪器自动完成两次频率扫描(间隔 30 秒)。
抗干扰技巧
若 tgδ 波动>0.05%:
① 增加「滤波时间」至 3 分钟(菜单→高级设置→平滑系数);
② 用铜箔包裹试品底部(减少对地杂散电容)。
三、特殊场景:CVT 自激法变频复测
接线
HV 接中压抽头(N 端),CVT 端(自激口)接 C1 低压端;
断开二次回路空开,防止电压反串。
操作
菜单选「CVT 测试」→「变频自激」→电压设为 2kV(避免磁饱和);
仪器自动完成 45/55Hz 两次测试,对比 C1、C2 电容偏差(<5% 为正常)。
注意:复测时高压线禁止拖地(对地电容>100pF 会导致 tgδ 虚高)。
四、数据处理与异常处理
合格标准
双频 tgδ 差值<0.1%,且单频值<规程限值(如套管 0.8%);
电容值:45Hz 与 55Hz 测量值偏差<3%(否则导线分布参数影响)。
异常处理
tgδ 负值:交换标准电容 CN 极性(红黑表笔对调);
数据跳变:切换「正接→反接」复测,或外接隔离变压器(如某 220kV 站因地电位升高,反接数据跳变,改用正接垫高试品后稳定);
超差复测:连续 3 次测试取中间值,排除偶然干扰(如某电抗器复测时发现鸟粪污染,清理后数据恢复)。
记录规范
注明「变频复测:45Hz/55Hz」,附温湿度(例:22℃,60% RH);
对比历史数据:某 110kV 电缆连续两年复测 tgδ 从 0.3% 升至 0.6%(45Hz),0.35% 升至 0.7%(55Hz),判断绝缘老化。
五、保命口诀(现场速记)
变频复测先选频,双频交替抗干扰;
正接低压连末屏,反接试品全接地;
数据比对看温差,三次测量取中间。
注:每次变频复测需在原始记录注明「干扰源位置」(如距电抗器 3m),便于追溯。某 500kV 站因记录完整,发现母线避雷器变频复测 tgδ 异常,提前更换避免停电事故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将干扰误差从 ±0.5% 降至 ±0.05%,确保隐蔽性缺陷(如轻微受潮、末屏接触不良)无所遁形。